English

有感于“文化工业”的讨论

1998-09-24 来源:光明日报 邵牧君 我有话说

关于文化工业的讨论,近来又见活跃。过去在报刊上读到过一些不同意见的文章,很有意思。日前有的报纸又发表了一些讨论文章。我不想参与某些学术味较浓的关于“文化工业”的讨论,所以只在这里说些没有学术质量的想法。

首先是何谓“文化工业”?报纸上介绍过它的来历,说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提出来的。我对法兰克福学派向无多大好感,而对“文化工业”之说尤其不赞同,不接受,因为它不符合西方文化发展的状况,全无科学性可言。该学派中的“文化工业”批判者把瓦尔特·本亚明的“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的许多有价值的论点横加挞伐,殊不可取,而后来迷信阿多诺的人继续鼓吹“文化工业”批判,形成了一种极端的文化理论,它与其说是反对资本主义文化,不如说是反对大众文化的。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所谓“文化工业”其实只是指用工业方式生产的艺术文化产品,而不可能是所有的文化产品。把全部文化产品的生产工业化、市场化是根本不可能的。时至今日,世界上尚不存在什么“文化工业”。这也是我说这个词没有科学性的理由所在。所以讨论的题目其实是“大众文艺工业”,即利用现代技术大批量生产文化艺术中面向大众的那部分产品的得失问题。是否也可以讨论“大众文艺工业”会不会演变成“文艺工业”甚或“文化工业”呢?我看毫无必要,因为这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把艺术文化分为高雅与通俗两类。这和欧洲的区分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后者更直率。中国士大夫所称的雅是代表中央、宫廷、王官、权力者的气派和威严,而俗则是指称属国、民间、庶人、百姓的平庸和猥琐。经过阐发,雅成为深奥含蓄的审美境界,俗则是直白浅显的非审美境界。雅言志,俗言情;雅属精英、鸿儒,俗归常人、白丁。这个分野流传百世,直到二十世纪人类进入“技术复制时代”才受到质疑和挑战。

从历史上观察,大众文艺是早就存在的,之所以“于今为甚”,除了政治和经济原因之外,同样重要的是技术原因。我们无法想象能用手写或早期的印刷术来满足向大众传播俗文化产品的需要。人类进入技术复制时代,才有可能发明电影、广播和电视,才有可能发明高速印刷机和大量生产纸张。这就使文艺走向大众成为不以政治、社会制度为转移的必然。在欧洲,把电影归为资本主义文化产物的理论直到60年代还甚嚣尘上,包括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也曾是阿多诺式的“战斗电影”的旗手,还拍了《中国姑娘》来赞扬红卫兵,现在倒是销声匿迹了。把生产大众文化产品“文化工业”视为“反文化”,我看是和把电影归为资本主义文化产物的理论大体上同种同源的。

世界上的东西都有正负两面,绝对完美是不可能的。所以,面向大众的文艺产品也是有好有坏,但决不是“一无是欧美有一些自命为精英分子的批评家持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所谓“观众是艺术的敌人”,断言观众愈多的电影,必定是质量愈低的电影。他们的上辈就是在电影问世后不久就想要改造它的一批欧洲的艺术精英分子。他们当时想迫使电影离开广大观众,成为“具有独创性、一次性、个性和高雅审美性”的艺术品。这种“高雅化”的努力至今仍然存在,并且中心是在美国的纽约。我曾一度很崇拜这类人,研读并译介过他们的文章,后来才对他们的傲视群氓的自命不凡产生反感,不再关心他们的活动了。

电视剧的情况在西方稍有不同。在“反文化的文化工业”中心美国,电视剧是没有艺术地位和文化价值的。美国电视节目中最重要的是新闻节目和极具个人性的谈话节目和秀(Show)。体育和游戏节目也远比肥皂剧有观众。美国人认为,要欣赏音像作品就应该上电影院,退而求其次才看录像,然而,之所以如此,与文化工业的反文化性质云云是毫无关系的。

同样在美国这个“反文化的文化工业”中心,文学的商业化也只限于面向大众的通俗小说,音乐的商业化也只限于面向大众的流行音乐。最大规模的严肃文学作品的出版活动,最发达的人文科学研究,最负盛名的交响乐队和音乐殿堂……也都在美国。这就是说,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可以并存共荣。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不希望“文化工业”讨论只在学术层面上展开。艺术文化的平民性和“宫廷性”,大众性和沙龙性,娱乐性和教育性,是个人人可参与的重大文化课题,只由学者们讨论是不够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